淺談正確刷牙
【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 鄭信忠主任】
吃飯人人會吃,但進食的內容與方式會反應出個人的健康與體態,同樣的,刷牙人人會刷,但刷牙的方式與時機亦會看出個人對口腔保健之重視與健康狀況。正確刷牙是口腔保健的基本功,亦為預防口腔疾病的第一步。不良的刷牙除了造成牙齒受傷,也會造成牙肉萎縮,因此,學習如何「正確刷牙」已成為保障牙齒健康的重要途徑之一。
刷牙要用那一種方法,至今仍有不少爭議。由於不同的年齡、健康狀況及生理解剖特徵,或有無接受治療(如矯正或牙周手術等)、是否配戴假牙及刷牙動機是否強烈等,均與最後的選擇方法有關。換言之,即選用不同的牙刷及輔助工具,其實均有助於對口腔清潔的維護;不同的刷牙方法皆有其優缺點,亦能提供給不同需求的人。好的牙刷對牙齒來說更加重要,想看看六種不同牌子的牙刷選擇嗎?請參閱阿熊牙刷推薦大評比。
一、刷牙的目的與時機
刷牙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去除牙菌斑,並清潔牙齒表面的食物屑、牙垢及色素,對於牙齦也可作適度的按摩,同時將牙膏中所含之各種治療藥物(如氟化物)塗佈於牙面,以達防止蛀牙,增進牙齒健康之效。最理想的刷牙時機為「吃完食物後、睡覺前」,倘若無法達到此目標,至少進食後漱口,睡覺前徹底刷好牙。
在諸多刷牙方法中,「貝氏刷牙法」是近代各種教科書中最被推廣的方法,同時也是國內各牙醫學會及公會所建議的方法。臺灣教育部亦以此作為主要刷牙方式,尤其每年全國學童比賽,更是以此作為比賽項目。
刷牙的功能主要是清潔牙齒的外表(包括脣面與舌面),尤其是牙齒靠近牙齦處及咬合面。刷牙時必須涵蓋一點牙齦才能把牙面清乾淨,但此舉並非表示就得刷牙齦或按摩牙齦,只要把牙菌斑除掉,牙齦自然會恢復健康。
刷牙時,牙刷的握法為拇指前伸,如比「讚」的手勢,同時將刷毛以45~60度角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處(如圖一)。刷上顎牙齒時,刷毛朝上;刷下顎齒時,刷毛朝下。當牙刷放定位後,便開始作短距離的水平運動——以兩顆牙為單位,前後來回約刷10次(如圖二)。
至於刷牙的順序,則是從上排右邊最後一顆牙,即右後方頰側開始,慢慢刷到左邊;再由左邊咬合面、左邊舌側回到右邊舌側,然後再從右邊咬合面刷起。刷咬合面時,是以兩顆牙為單位來回刷,刷完上面的牙齒,再以同樣的原則與方法刷下面的牙齒(如圖三)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